心懷熱愛就是當打之年

心懷熱愛就是當打之年

 「只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東京奧運乒乓球男單冠軍馬龍,在理工大學舉行的「內地奧運健兒與市民有約」演講會上,說了這兩句話,並由此牽動他對乒乓球熱愛、克服傷患,以32歲「高齡」再摘奧運金牌。

女子賽艇四人雙槳冠軍崔曉桐,舉列國家隊如何打破英美壟斷的奮鬥過程,「我來自遼寧丹東市,這裏有我的母親海,名字就叫愛河、愛水、愛艇、愛鄉、愛國,是我很早的認知。」這也道出她及隊友無數的原動力。

熱愛所屬的專項,同樣使37歲的呂小軍,在81公斤級舉重項目勇奪奧運金牌。「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會嘗試不斷顛覆自己過去的舊技術,當每遇一關卡,努力跨過後,就是多一次的成功」,奧運女子個人重劍冠軍孫一文談笑自若說出了艱辛。

最為港人熟悉,唯一以廣東話發言的奧運100米決賽第六名及亞洲紀錄保持者蘇炳添說:「運動員必須要選定奮鬥目標,每天能進步0.1秒,這樣總會讓昨天慢自己0.1秒的對手,永遠不能超越,要相信自己,運動員傷患疼痛一時,總會有復元一天,辦法總比困難多;更重要的,就是滿懷感恩,家庭支持,國家栽培,以及遇上這偉大的時代。」

國家游泳隊教練王愛民,由縣到市再到國家當游泳教練,培育無數出色泳手,在女子4×200米接力泳,中國能在澳洲、美國等世界強隊中突圍,突破性拿下首面金牌,讓世界強隊瞠目。

運動人才要有大格局及國際視野

「運動人才在思想上要有大格局,然後再用科學方法鍛煉身體素質,而出色教練首要的是愛護運動員,然後才來嚴格訓練,前後不能倒轉,當然,國際眼光及國際比賽戰略、戰術掌握、調整也十分重要」,在與台下的互動答問環節中,王教練真情地說話。

當天,台上台下互動非常踴躍,主持人有應接不暇之勢,筆者心裏也有一道題︰「國家體育的很多項目發展,早已登上世界冠軍之列,今天的各個世界級國家運動員,現場現身說法,靜態語言中,讓與會的觀眾在思考上、在感受上都是充滿激情與動感的,啟發很多,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價值教育課。但,為何國家足球隊總是如此不濟,不要說無法踢出世界水準,甚至是亞洲的列強也不能入流呢?」

(本文曾於2021年12月7日在《星島日報》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何漢權

教育評議會主席,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風采中學校董,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長期關注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等課題,獲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現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海華基金師鐸獎評審委員、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等。近著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及《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等書。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