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 日期:1839年12月7日
#知史討論
林則徐「忘我利他」精神
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提倡為王道政治服務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精神深深影響了中國歷代士大夫階層。
深受這種人生哲學影響的封建士人,在遇世事不濟、遭遇人生挫折之時,他們積極進取的慾望很可能瞬間消退,甚至會選擇林泉自隱、吟月嘯風,但是這種外在的故作解脫仍然掩蓋不了內心對塵世功名利祿的渴望,退隱山林只是對人生失意的一種暫時的逃避,不可能就此斷卻塵緣。
而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能出世亦能入世,使士大夫在出世與入世間都能找到慰藉,更使得他們進佛成為可能。
林則徐也不例外,在他的身上,也或多或少看到士大夫信佛緣由的影子,但他在唱佛、拜佛的同時,使佛法發揮着普渡救世的現實作用,以為民族謀利益,為民眾謀福祉為己任,佛終生說法,都是為救濟眾生。
林則徐一生從政四十餘年,歷官十四省,賢名滿天下,作為封疆大吏,為官楷模,能將自身仕途中立身行事與佛法「忘我利他」精神結合,並用之作為立身行事的準則,是難能可貴的。
(《鴉片戰爭日誌》取材自林則徐親撰的銷煙日記,每天帶你瞭解當年今日的歷史事件。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知史討論的資料來源:鴉片戰爭博物館官網學術欄目:《略論林則徐的佛教信仰與仕途生涯》,作者: 周金鳳,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