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5月7日】鴉片戰爭日誌

【1839年5月7日】鴉片戰爭日誌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走進生活:林則徐和茶的故事(上)】

  • 日期:1839年5月7日
  • 人物:林則徐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林則徐飲用茶、饋贈茶

在林則徐日記中,有約25處飲用茶、饋贈茶的記載。在林則徐書函中,有幾處關於茶的記述。林則徐詩詞中,也有幾首提及茶。

日記、書函中記載飲用茶有如下幾種情況:

其一,飲御賜茶。如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正月初二日,時林則徐任職翰林院,出席重華宮茶宴。同月二十八日,林則徐在文華殿陳設禦案、講案,聽嘉慶皇帝論講章,同諸臣接受皇帝賜茶,『皆跪飲』。

其二,應酬飲茶。如道光十四年(1834年)八月初六日,林則徐在蘇撫任上,赴江寧府署,候主試官龔、趙二公至,先請聖安,次行謝恩禮,『分坐敘茶』。在伊犁時,林則徐家眷在西安。鄧廷楨釋回,要回京朝見皇帝,途中經過西安。林則徐致函其鄭夫人及長子林汝舟,囑咐懈翁抵西安時,招待懈翁。在何處接待林則徐交代要『不與官場同在一處』,『可敘一茶方,將三柬及求面之愚侄貼……先遣家人遠行幾裡,在轎前投去,便告知在某處親接,預備有茶……到後總須請來一飯』雖然林則徐不在現場接待鄧廷楨,但仍出自林的囑咐接待,說明飲茶是林在應酬中必有的禮節安排。

其三,旅途飲茶。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可往廣東查辦海口事件,從北京起程赴廣東旅途中有飲茶記載。如在苦水鋪,『舒牧遣人備茶點』;自王莊至濠梁有五博,逆數第三鋪,『許令在此設茶,小星仍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前住伊犁『效力贖罪』途中,有幾處飲茶記載,如在東城口,『博令遣丁具茶,在此小坐』;在安西州轄境的紅柳河,『在此煎茶飲之』。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則徐奉命履勘新疆庫車等處地畝,受到時任和闐辦事大臣奕山關照,在林則徐經過的途中多處設『茶尖』,方便林則徐飲茶。在蘇巴什台,『距托克遜十裡曰巴那磴,有一小鋪煎茶,水味頗可,遂飲之』

在家書中,林則徐問家人從伊犁帶回的行李中,茶壺、茶碗有否被打破?說明林則徐在長途旅行中都隨帶茶壺、茶碗。

其四,平時飲茶。道光九年(1829年),林則徐在籍守制,在《仲山複選前韻,再和四首》詩中,有『啜茗誦君新疊句,桂香侵案竹橫坡』句。林則徐邊『啜茗』,邊詠誦王仲山(益謙)詩作。道光十五年(1835年).林則徐在蘇撫任上,在《和卓海帆閣學秉估《江南文闈即事〉原韻》詩中,有『鎖院茶香文拄腹,山樓月照鑒當心』;『茶香滿庭院,月光照山樓』。這些詩句表明,林則徐平時有飲茶習慣饋贈茶有如下記載:

其一,接受『佳茗』、『茶點』饋贈。道光元年,林則徐在福州家鄉守制,王仲山/(益謙)大令『以紙索書,旋贈佳茗』。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初四日,時任欽差大臣的林則徐在致廣東巡撫怡良函中提及:『頃辱遣弁遠來,載荷惠函注問,並頒賜酒腿茶點諸珍。昨日曾慮及此,故於手啟內特囑棣台大人勿循饋節之儀,致滋顏厚。』林則徐收下饋贈『茶點』後,也回贈物品給怡良。首烏、普洱茶膏、雞血藤膏四種。把普洱茶膏作為饋贈品,說明普洱茶受到林則徐的青睞。

其二,『頒賞』夷官茶葉。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林則徐巡視澳門。在望廈村新廟中傳見『夷目』,『與之語,使通事傳諭,即頒賞夷官色綾、摺扇、茶葉、冰糖四物,夷兵牛、羊、酒、面並洋銀四百枚』。

其三,在雲貴總督任上,林則徐在昆明致函劉建韶,隨函贈送蒙自肉桂、大理首乌、普洱茶膏、鸡血藤膏四种。把普洱茶膏作为馈赠品,说明普洱茶受到林则徐的青睐。

以上林則徐飲用茶、饋贈茶的情況說明,林則徐對茶這一中國傳統特產是熟悉的。林則徐愛好飲茶、看重飲茶。

林則徐在廣東的禁煙、銷煙之舉,受到粵東紳民的普遍讚譽。粵東紳民呈送不少牌匾讚頌林則徐的功德,其中有茶商、茶幫送的牌匾,如安徽綠茶商俞澄印等送牌兩對『寬裕溫柔』兩面,『發強剛毅』兩面;六省武彝茶商公送牌兩對『明察秋毫,忠心對天』,『循循善化,蒼生霖雨』;土茶幫職員熊德星、眾鋪民等送牌兩對『學源泗水,心印莆田』,『明同金鑒,清澈冰壺』。茶商擁護、稱讚林則徐禁煙、銷煙,說明林則徐禁煙、銷煙之舉是合民意的。鴉片走私貿易的禁止,不僅符合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也是符合茶商貿易利益的。」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知史討論的資料來源:鴉片戰爭博物館官網學術欄目《明清海防研究》第二輯:《林則徐與茶》,作者:鄭劍順。)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香港 #澳門 #茶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