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

唇亡齒寒

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雙方利害關係密切,休戚與共。出自《左傳‧僖公五年》。  


    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國打算攻打虢國。由於它們之間隔著一個虞國,於是晉獻公派大夫荀息去向虞國借路。   昏庸無能的虞公被荀息的言辭所迷惑,看不透敵人的野心,加之貪圖晉國的厚禮,就答應了晉國借路伐虢的要求。  


  這時,有個叫宮之奇的虞國大夫站出來極力反對。他規勸虞公:「虢國是虞國的屏障,如果虢國滅亡了,虞國也將隨之滅亡。俗話說「唇亡齒寒」,說的正是我們兩國之間這種唇齒相依的關係。如果我們借路給晉國,勢必會助長晉國的野心。如果虢國早晨被消滅掉,那麼虞國在當天晚上也就會跟著被滅掉。我們怎能做自取滅亡的事呢?」   可是,固執己見的虞公不聽宮之奇的勸吿,還是把道路借給了晉國。  


  當荀息率領晉國的大軍經過虞國時,宮之奇立即率領全家逃離了虞國。他預言:「虞國來不及舉行年終的臘祭了,晉國將在這次軍事行動中一舉滅亡虞國!」   果然,這年冬天,晉屆先消滅了虢國,然後又在得勝回國的途中,背信棄義地滅棹了虞國,並且捉住了虞公。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