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它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餘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龍門石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千年石窟,如何拉近和今人的情感距離,如何做到保護優先,在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合理利用?
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數位化技術對龍門石窟古陽洞進行資訊採集
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四大龕3D列印複製龕
對待文物,保護與利用其實並不矛盾,關鍵在於找到二者的平衡點,實現保護與利用相統一。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江淩在調研龍門景區時指出,龍門石窟是世界石刻藝術的寶庫之一,也是洛陽不可多得的重要城市名片,我們要在堅持保護優先的前提下,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要始終堅持保護優先,增強敬畏感,在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合理利用,並把獨特的石窟寺文化,轉化為更多可運營的發展資源,以高品質的文旅融合項目彰顯龍門特質、展示空間肌理。
龍門國家濕地公園
在園區生態保護方面,把廣化寺以南片區納入龍門景區整體謀劃打造,做好項目運營策劃,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保護好生態濕地,守護好森林資源,築牢城市的綠色屏障。
龍門石窟研究院
在龍門石窟文化研究方面,高水準建設好龍門石窟研究院,在提升獨立性、專業性、學術性上著力,引進更多專業人才,推出更多研究成果,提高龍門石窟研究院在國內外文博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文章出處:文物寶庫微信平台,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