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紋是玉器、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此獸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徵,同時加以自己的想像而形成的,其中獸的面部巨大而誇張,裝飾性很強,研究者稱為獸面紋,常作為器物的主要紋飾。獸面紋有的有軀幹、獸足,有的僅作獸面。
饕餮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古玉器、青銅器常見紋飾。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故也稱獸面紋。 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徵。是東海龍王的第五個兒子。
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呂氏春秋·先識》篇內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紋在二里頭文化、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以鼻樑為中線,兩側對稱排列,成獸面形象,大眼、有鼻、雙角,通常沒有下唇。也有使用兩個夔紋對稱排列,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存在。
饕餮紋出現在青銅器,尤其是鼎、簋上。「殷人重鬼」,在祭祀器上頻繁出現的饕餮紋也具有相當豐富的宗教意義。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饕餮紋這種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起名的。西周時代起,其神秘色彩逐漸減退。
首先採用饕餮紋這個名稱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圖》。饕餮,為傳說中的一種貪食的惡獸;也比喻貪婪兇惡的人。《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左傳·文公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杜預注:「貪財為饕,貪食為餮。」現代有學者將其統稱為獸面紋。
饕餮紋圖案莊嚴、凝重而神秘的藝術特色。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徵,由目紋、鼻紋、眉紋、耳紋、口紋、角紋幾個部分組成。面目結構較鮮明,也正是利用這些特徵,將人們引到了一個神秘的藝術世界,商代的饕餮紋在吸引人們注意力方面是特別有效的。饕餮紋兇猛莊嚴,結構嚴謹,製作精巧,境界神秘,是玉器、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玉器、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準。
文章出處:文物寶庫微信平台,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