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慈禧、紀曉嵐、和珅書法真跡鑒賞

康熙、慈禧、紀曉嵐、和珅書法真跡鑒賞

 紀曉嵐書法:

紀曉嵐書法作品,受當時書法風格影響,有着圓融,雍容華貴的特點,書法大小相兼,蒼勁多姿,也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紀曉嵐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四庫全書》的總纂官。

d1

清初書法,由於康熙、乾隆等人的宣導趙孟頫、董其昌書法,當代大部分書法家也是受這氛圍所影響,紀昀也跟隨着當代的潮流,也在當代佔有一席之地,其書法書寫 流利,有着圓融的特點,有着雍容華貴氣質,書法大小相兼,收放結合,疏密得體,蒼勁多姿,可以說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d2

紀昀這個名字對大家也所有所生疏,但是紀曉嵐這個名字更為所人熟知。其一生,在文化事業上做了兩件大事情,一是編纂了《四庫全書》,二是寫了《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所做的貢獻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紀曉嵐在文化上,很重視文學作品的藝術效果,風格主張質樸簡淡,自然妙遠;內容上主張不夾雜私怨,不乖於風教。除開其階級局限外,其在文風、文德上的主張,今天仍不失其借鑒價值。紀曉嵐以才名世,號稱「河間才子」。

d3

也是因為紀曉嵐得才氣,乾隆才命他編纂《四庫全書》。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着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四庫全書》也就應運而生。

《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書幾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傳世的經典文獻,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集結與總匯。

清代內廷書法,從康熙開始走向興盛。康熙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在位期間,重視文化建設,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圖書。玄燁曾以擅長書法、專學董其昌的沈荃為師,受其影響,亦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將「海內真跡,搜訪殆盡」。

d4

康熙本人的書法也完全出於董的路數,軟美中涵有博雅的氣度,但卻失去了董書的神韻。他對自己的書法十分自負,經常作書頒賜大臣和外國使節,嘗書寫「清慎勤」三大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賜內外諸臣,又曾為山東曲阜孔廟書「萬世師表」四個大字,為江西廬山白鹿書院題寫匾額,並以「學達性天」四字頒賜天下各地書院。

康熙書法:

d5

康熙行書柳條邊望月軸

d6

《心經》

慈禧太后書法:

慈禧太后(1835—1908)姓葉赫那拉氏,鑲蘭旗滿洲人。生於京城劈柴胡同。咸豐二年選入宮中,她精嫻文藝,歌聲委婉動人。生子載淳,次年晉貴妃。咸豐帝死,以其子繼帝位,被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慈禧」,稱慈禧太后,俗稱西太后。

慈禧太后執政期間附庸風雅,嗜戲文,擅書法、繪畫,經常將自己所作書畫賞賜群臣,以示恩寵。其畫多為工筆花鳥,工細稱麗如繡織品,格調不高。其書法多為擘窠書「壽」大字作品,多「館閣」氣而以端莊穠麗見長。

據史書記載:清朝同治十二年正月(1873年),同治皇帝(穆宗)和阿魯特氏正式成婚,完婚後同治即宣佈:日後朕將親自料理朝政要務,東西兩宮皇太后不再垂簾聽政,主持君國大事,倡議兩宮歸政隱退。

原本日夜操勞繁忙國事的西太后慈禧從政務中解脫出來之後,頓感一身輕鬆,但輕鬆過後心中不免又生出些大權旁落的悲哀,深覺莫名的孤寂。成天無所事事的慈禧便吩咐下去,要他們準備好文房四寶,她要像先皇帝們一樣,留下墨寶存人間,於是,便隔三差五地練起書法來。

d7

和珅書法:

和珅在書法、詩文上有很高造詣,他的字和乾隆相似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其實和珅很有才華,聰明過人,精明權術,擅長籠絡人心,討的皇上歡心,他位高權重,長期貪婪狂妄,是個性心理畸形發展的必然結局,這個人很值得研究。

據《和珅列傳》記載,和珅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乾隆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特別提到和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乾隆愛書法,和珅刻意摹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筆,乾隆後期有些詩匾題字,乾脆交由和珅代筆,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

d8

文章出處:文物寶庫微信平台,特此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