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叵測」比喻心中藏有不可猜度的陰險想法,或是懷有害人的計謀;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到底奸雄曹操這次又要害誰呢?
在赤壁大戰之後,曹操兵敗退回北方,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定下。但未幾,劉備就與孫權結成聯盟,準備合力討伐曹操。曹操得悉後十分擔心,於是就召集了手下的所有謀士,商討對策。 謀士荀攸說道:「東吳的周瑜剛剛去世,我們大可以先擊敗孫權,然後才進攻劉備。」曹操覺得不失為好辦法,但是又問道:「但若在南征時,西涼的馬騰趁機偷襲我們,我們不就會腹背受敵嗎?」荀攸說道:「這確實是個危機,不過我們可以假借任命馬騰作征南大將軍為由,誘使他前來京城,然後再藉機剷除他,這樣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曹操聽後大喜,決定以此計劃行事。
當曹操的詔書,送達馬騰手上時,馬騰有些猶豫不決。馬超說道:「曹操以天子之命下詔,不從的話,肯定會被視作逆賊。不如就前往擔任大將軍一職,再藉機剷除曹操這個逆賊。」此時馬騰的侄子奉勸道:「叔父千萬不要前往,曹操此人心懷叵測,恐怕此行兇多吉少。」馬騰一番衡量後,決定留下馬超在西涼坐鎮,自己帶着五千兵馬前往京城。當馬騰快將到達京城前,與曹操的手下黃奎聯繫,打算密謀誅殺曹操。沒想到曹操早就料到他會有此舉,正當馬騰帶着兵馬打算見曹操時,曹操帶着手下三員大將重重包圍馬騰,並將其擊殺之。
不過其實這段馬騰被殺的戲碼,可謂羅貫中強行為馬騰之死加戲。當時關中有兩支重要的軍閥勢力馬騰和韓遂。他們曾經親如兄弟,但是又經常互相交戰。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馬騰和韓遂再次因為部隊的衝突而交戰。這次曹操派出鍾繇、韋端前去勸和,升馬騰為前將軍,封槐里侯。張既勸說馬騰放棄部隊,入朝為官,馬騰一度猶豫。但想著自己年紀也大了,所以就答應了。而曹操也確實履行了他的承諾,封馬騰為衛尉,其子馬超為偏將軍,並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其他兒子也封了官職。
只是在211年,馬超叛變起兵與曹操交戰,被擊敗。一年後,馬騰全族才因為兒子叛亂一事被殺。當時人認為馬超因為想保住自己的權勢,不顧父親安危而強行和曹操開戰,乃是「背父叛君」的行為。但是在《三國演義》中,為了提升馬超的形象,羅貫中唯有將馬騰之死變成曹操的陰謀,也算是相當不尊重史實了。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9月14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