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皇朝都十分重視曆法,並視制定及頒布曆法是皇權的象徵。從干支曆到清末轉用西曆,中國產生了超過一百部曆法。但是今天我們所用的農曆,就是在崇禎年間奠定。有明一代,都是使用元代郭守敬等人制定的《授時曆》,這套曆法在運行了三百多年後發現誤差開始漸漸擴大,在1629年欽天監預報日食明顯出錯。於是,崇禎帝下令要重修曆法,開啟了中國農曆上最大的變革。
中國曆法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一年的長度,以太陽的運行劃分二十四節氣,以月球的運行定朔望月,並透過大量觀測和計算預測天文現象,來確定曆法的運作。但是這當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僅僅通過肉眼觀察數據,難以準確預測未來一年的長度,日積月累就會出現誤差。而明末,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同時帶來了西方的天文學。例如龍華民、羅雅谷、鄧玉函、湯若望等人在中國期間紛紛翻譯西方的天文學、數學著作,並且帶來嚴謹的數學方式計算天象。如徐光啟等有識之士發現這種方法更能準確地計算曆法,於是在1629年,舊曆法出錯的情況下,他們有了機會以新的方法修編曆法。
他們用了七年時間,重頭開始研究了一次曆法。從最基本的天文學計算方式、到這些理論推算得出的天文表,然後再編訂曆法,前後共寫了137卷,也就是《崇禎曆書》。《崇禎曆書》在1634年編完之後並沒有立即頒行,而是進行了為期十年的觀察,《明史·曆志》中記載當時一眾天文學家就著日食、月食、水星、火星等活動進行預測,發現新曆法準確無誤。
只可惜,正準備頒布時,明朝就滅亡了。幸得湯若望以其身份保存了《崇禎曆書》,順治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這套曆法原則被稱為時憲曆,時至今日中國通行的農曆「紫金曆」,也是基於同一原則制定。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5月31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