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初歷史當中,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可說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一場靖難之變使他登上帝皇寶座,成為皇帝後勤政愛民,並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使明王朝威名遠播。然而,朱棣在發動靖難之變前,曾經身陷險境,但最後憑着妙計避過一劫。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三年被封為燕王,就藩燕京北平(今北京)。在朱元璋在位時,朱棣以燕王身份屢立軍功,鎮守北方力阻北元南下。朱元璋非常讚賞朱棣,但按照嫡長子制度,已立長子朱標為太子。由於朱標及其長子早逝,因此朱標二子朱允炆被朱元璋視為嫡長孫。
在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他對於一眾擁兵自重的叔父心感不安,於是採納齊泰、黃子澄之謀,實行削藩政策。在建文帝強硬手段之下,周王、湘王、代王、齊王以及岷王皆以罪廢。
眼看幾位兄弟先後被廢,朱棣也自知危機四伏,於是就裝傻扮狂。對此,《明史》只有簡單的記載:「王內自危,佯狂稱疾。」(《明史‧本紀第五‧成祖》)《明通鑑》對此描述則較具體:「佯狂走呼市中,奪酒食,語多妄亂,或臥土壤彌日不甦。」
對於燕王裝傻扮狂,齊泰、黃子澄密勸建文帝無論如何要剷除燕王,不過建文帝未有下決心,只派人往北平監視。後來裝瘋被發覺,朝廷派人包圍燕王府。朱棣假裝投降,把他們引入王府誅殺,並起兵進攻南京,最終以「清君側」之名,通過靖難之變篡位奪權。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2月7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