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四庫全書》是類書嗎?

《四庫全書》是類書嗎?

《四庫全書》不是類書,如果要分類的話,《四庫全書》應屬於叢書。

「叢」有聚集的意思,因此叢書就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則,將原本單獨流傳的書籍編為一部大書,再題以總名,以便成套保存。中國叢書的編纂始自宋代,盛於明清。南宋末年編纂的《儒學警悟》、《百川學海》是公認的叢書之祖。明代叢書有很大發展,出現了多種形態、不同內容的匯刻書籍。到了清朝,叢書編刊進入全盛時期。從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庫全書》,到民間個人編撰的叢刊彙編,無論在質與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叢書與類書有共同點,都是直接取材於眾書,並且以原貌呈現,不允許臆改篡亂。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叢書只是將多種著作編印在一起,原書各自獨立;類書則是從各書中選抄材料,分類編次。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四庫全書》。清乾隆年間,國力鼎盛,在致力「儒藏」的士人推動下,為保存文化典籍,乾隆皇帝決定修纂一部規模空前的叢書。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立了四庫全書館,由皇六子永瑢統領,官員多達三百六十人:總裁於敏中,總纂官紀昀、陸錫熊,總校官陸費墀,館臣有戴震、邵晉涵、周永年、姚鼐等著名學者。這以後,《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按徵集、整理、抄寫、校訂四個步驟,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四庫全書》底本有四個來源:一是內府藏書,二是清廷官修書,三是從各地徵集的圖書,四是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四庫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存其名,列入「存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據寫定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四庫全書總目》統計,《四庫全書》收書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約三萬六千冊;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種,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共計一萬零二百五十四種。以後,《四庫全書》又經多次修訂,並先後抄成七部,分別藏於北方四閣──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瀋陽故宮文溯閣和南方三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四庫全書》伴隨康乾盛世的餘光,在寧靜祥和中度過了半個多世紀。隨後,飽經戰火摧殘,厄運接連不斷。首先遭到毀滅性破壞的是江南三閣。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兵艦攻陷鎮江,文宗閣《四庫全書》損失了一部分。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打鎮江金山,文宗閣與所藏《四庫全書》全部被焚。太平軍又進克揚州,文匯閣及所藏《四庫全書》也被付之一炬。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陷杭州,文瀾閣雖存而棟宇半圮,閣書星散。文瀾閣《四庫全書》後雖歷經數次抄補,基本複原,但又屢經遷徙,今藏於浙江省圖書館。

北方四閣,首先遭殃的是文源閣《四庫全書》。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圓明園被焚,文源閣《四庫全書》及貯藏於味腴書屋中的《四庫全書薈要》化為灰燼。文淵、文津和文溯三閣《四庫全書》雖完好保存至今,但都已閣書分離。文淵閣《四庫全書》1931年被運出故宮。先是全部運往上海,此後又輾轉於重慶、南京等地,最後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文津閣本1914年遷至北京,後藏於京師圖書館。上世紀八十年代移至北京圖書館新館。文溯閣《四庫全書》曾在辛亥革命後一度運至北京故宮保和殿存放,1925年運回瀋陽。1966年移交當時的「戰備圖書館」一甘肅省圖書館收藏,保存至今。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7年10月10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