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為甚麼王昭君又被稱作明妃呢?

為甚麼王昭君又被稱作明妃呢?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秭歸〉。晉人避司馬昭諱,稱她為明君,後人又稱她為明妃。漢元帝時,王昭君以「良家子」(非醫、巫、商、賈、百工出身)的身份入選宮中。竟寧元年(前33年,元帝將這年的年號「建昭」改為「竟寧」也是希望漢匈兩族永遠友好和平,因和親而改元,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請婚,昭君自請嫁於匈奴。從此漢匈和親,五十餘年烽煙不起。被封為「寧胡閼氏」的王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育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逐日王。婚後三年,呼韓邪單于死,其子雕陶莫皋立,為復株累若鞮單于。按匈奴習俗,父死,子可娶父之姬妾。新單于欲依此俗迎娶昭君,昭君不從,上書成帝求歸。不料成帝令從胡俗。昭君只得嫁與新單于,又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名叫雲,為伊墨居次(「居次」是匈奴單於女兒的號,相當於「公主」),長大後嫁給了匈奴貴族須卜當,稱須卜居次;二女兒是當於居次。

王昭君的卒年和卒地,現在已經不可考了,但她死在漠北是無疑的。今昭君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名青塚。至於「青塚」之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出自《太平寰宇記》:胡地草皆白色,唯昭君墓「草色常青,故曰青塚」;另一種說法出自清宋犖《筠廊偶筆》:「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蒙作騰(黛)色,故雲青塚。」後一種說法可能更切實際,但前一種說法更讓人感受到一縷塞外孤魂的寂寥與幽怨。

雖然贏得漢匈五十年的和平,王昭君遠嫁塞外的命運仍博得許多同情。晉葛洪所著《西京雜記》,敘述了一個不見於之前史料記載的故事: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賄賂畫工,畫工故意將她畫醜,致使總也不見召幸。呼韓邪單於求親,元帝按圖遣昭君前往。臨行召見,才發現她的貌美竟為後宮第一,十分懊惱,又不便失信索回,便殺了畫工毛延壽。以後的作者不斷加枝添葉,使昭君出塞的悲劇故講越來越豐富細膩了。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2月14日,現為刪節版。

圖片:電視劇《王昭君》(2007年版)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