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饅頭,諸葛亮最偉大的發明

饅頭,諸葛亮最偉大的發明

我們習慣以餡來區分饅頭和包子,饅頭是沒有餡,而包子是有餡的。然而,諸葛亮最初發明的饅頭其實是有肉餡的,而且饅頭的發明與人頭祭祀有關。

相傳在三國時代,諸葛亮南渡瀘水的時候,風浪十分大,以致軍隊無法渡河。當地人告訴諸葛亮,按照習俗,渡江前需要用人頭祭祀河神,河神收到祭品之後便會平息風浪。有士兵提議用南蠻俘虜的人頭作為祭品,但諸葛亮不忍心殺害無辜,足智多謀的他想到一個辦法。他命人先將豬肉、羊肉斬成肉醬,然後用麵團包裹肉醬並捏成人頭的模樣,再將麵團蒸熟。麵團蒸熟後,諸葛亮親自主持祭祀儀式,命人將麵團投入江中。儀式完成後,瀘水慢慢變得平靜,軍隊亦能順利渡河。諸葛亮將這個製成品命名為「瞞頭」,意思是欺瞞河神的假頭,亦有另一個說法認為製成品是被命名為「蠻頭」,意思是取代南蠻俘虜的人頭。自此之後,當地人也學諸葛亮的方法,用有餡或沒有餡的饅頭進行祭祀。後來,瞞頭傳到北方,人們覺得人頭的說法有點恐怖。同時,北方人發現瞞頭蒸熟後,表面很有光澤,而光澤在古漢語中是為「曼澤」,於是改稱它為「曼頭」。到了宋代,隨著文字的演變,曼頭改寫成為「饅頭」,並沿用至今。

 諸葛亮的發明不但改變南方人祭的習俗,更為我們帶來特別的麵食。在宋代,除了確立「饅頭」的名稱,更衍生「包子」的稱呼去指代有餡的饅頭。其後,饅頭更傳至日本,發展成以紅豆作為餡料的甜點。時至今日,我們普遍稱有餡的為包子,沒有餡的為饅頭。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7年9月12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