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貼門神驅邪避禍

貼門神驅邪避禍

 

中國人在新年時要給家門口貼門神和對聯。民間信奉門神,由來已久。據《山海經》記載,神荼和郁壘兩位天神把守着萬鬼出入的鬼門,奉黃帝之命統轄人間鬼怪,專門監視那些害人的鬼,故逢農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雕兩神置大門兩邊,以驅鬼消災,或畫兩神像於門上,遂為門神。

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典術》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着門以壓邪,此仙木也。」認為桃多子多福,是長壽的象徵,因此能夠除災避邪制鬼驅怪,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而春聯正是起源於「桃符」。

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除了保留桃木驅邪避災的意義之外,也可以在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的同時裝飾門戶,宋代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之後,桃符由桃木板改為被視作有辟邪功能的紅色紙張,稱作「春貼紙」和「春聯」。春聯於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種類較多,除了各家門口要貼春聯外,豬舍牛棚、院落樹木、牆角灶頭等處也要貼對聯,寓意六畜興旺,普天同慶。臘月二十三時上天向玉帝彙報人間情況的的「灶王爺」在除夕時也會重新降臨人間,給「灶王爺」的春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為灶神上天後向玉帝彙報時多說好話,下凡回來時多降吉祥。

門神主要承擔着驅邪避災的使命,而春聯大多成為人們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祈願的化身。

對於門神的信仰一直流傳至今,作為門神的人物形像除了神荼和郁壘外,還有鐘馗、秦瓊與尉遲恭、楊宗保與穆桂英、裴元慶和李元霸、岳飛和溫瓊(或韓世忠)、趙匡胤、楊袞等。今貼門像,除了辟邪除災之外,與春聯一樣,同樣表達的是人們對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由此可見,中國貼門神目的為驅邪。對於門神與對聯的處理,即便是新年過後,一般也不會將其主動揭下,而是待其自然脫落,如果在下一個新年到來時依然完好,就會將其撕下並燒掉,寓意辭舊迎新,同時更換新的門神與春聯。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2月10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