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國畫」是指什麼畫?它是如何發展的?

「國畫」是指什麼畫?它是如何發展的?

中國畫在古代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

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外來文化的進入使中國傳統藝術發生改變,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為後世國畫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

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7年12月17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