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僅能用耳朵來聽,還能徜徉在味蕾之上。清代的散文家張岱就是位「舌遊」的高手。
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十八歲的張岱遊歷到紹興城南的山水間,途經斑竹庵,口渴難耐,便在就近的水井取水啜之。一口泉水下咽,一股清冽之感頓時充盈口腔,使張岱為之一震,低頭一看,只見杯中泉水「如秋月霜空,歎天為白;又如輕嵐出岫,繚松迷石,淡淡欲散。」更讓張岱深感意外的是,井口竟還刻有泉名--「禊泉」二字,行筆運氣貌似出自書聖王羲之的手筆。張岱在散文集《陶庵夢憶》中,對井水做了一番評述,新汲的泉水略有石腥,三日後飲用口感最佳。然後又給出了鑒別禊泉的方法:翹起舌頭抵住上齶,「過頰即空,若無水可咽」者,便是禊泉之水。
自從得此山中瑰寶,張岱便讓家中長工專門挑此井水烹茶。誰知這長工魯莽,為了偷工省力,悄悄換了就近地方的水,結果張岱一嘗便知作偽。不僅如此,他居然還辨識出「贗水」的出處,讓長工瞠目而服。經張岱的一番推介,每日來此汲水的人絡繹不絕,有人用來烹茶,有的釀酒,甚至有人拿到集市上販賣或者饋贈親友。
這種在享受山水之樂時,品鑒泉水,關注水源的嗜癖,大抵與當時的飲茶之風有關。明人張大復的隨筆《梅花草堂筆談》談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也就是說,用好水泡較次的茶,茶性會借水而充分顯現出來,變成好茶;反之,用較次的水泡好茶,茶便變得平庸了。那麼什麼水好呢?陸羽在茶經中早就寫過,「山中水上」。
關於「舌遊」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提到徐霞客,世人大都會想起他在自然地理學上卓越的貢獻,卻不知他也是個旅行中的地道吃貨。在《遊太和山日記》中,徐霞客曾三次「深情」地提到一種樹--榔梅。這是一種高大的植物,花色深淺如桃杏,花蒂垂絲仿佛海棠。徐霞客對榔梅特別喜愛,甚至不惜唇舌,反復向行經之處--瓊台上觀、瓊台中觀、南岩宮裏的道士索求榔梅果。最後連好帶賴,勉強得到了幾枚。如此得之不易的榔梅果究竟什麼味道?「形侔金橘,漉以蜂液,金相玉質,非凡品也。」看來山水之間奇珍異果帶來的味覺享受,毫不亞於山水本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