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收音機|百年昔物

收音機|百年昔物

 

說起老式收音機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彷彿這種情結已成為那個年代的一種印記,獨自玩味老收音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信步走進收藏室,隨手打開幾台老收音機,任意調個頻道,新聞、音樂、足球……就讓它們的聲音不搭調兒地此起彼伏。

 

 

隨著電視機、電腦的普及,用收音機收聽廣播節目的人越來越少了,基本上集中在老年人群體中,使用的也是便於攜帶的小型收音機;另一個群體是司機,只是車上安裝的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收音機了。

 

 

老式收音機有一個長方體的木盒子,穩重大方。正面的一半面積是擴音喇叭所對著的位置,是絨質布面;下面或右側分佈著波段顯示器和三個旋鈕,其中兩個負責調頻,一個負責音量。資料顯示,我國第一部全部國產化收音機為「紅星」牌,誕生於1953年,此後,「春蕾」、「飛樂」、「紅燈」、「熊貓」陸續降生,收音機也慢慢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那時候,收音機為家庭生活中的貴重物品,總是被擺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還要用一塊漂亮的花布蓋在上面,以突出它的特殊地位。收聽收音機,極大地滿足了當時人們的精神需求,從這個長方形的盒子裡,人們聽到了劉蘭芳的長篇評書《岳飛傳》、《楊家將》;聽到了李谷一的《知音》、《鄉戀》、《妹妹找哥淚花流》;聽到了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聽到了女排比賽現場直播,聽到了「噠滴答,噠滴答,小喇叭開始廣播了--」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電視和網絡漸漸成了主流傳播工具,老式收音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只有在少數老年人的桌案上,才能依稀看到它們的身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