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人多久洗一次澡?用什麼洗頭呢? |活在昔日

古人多久洗一次澡?用什麼洗頭呢? |活在昔日

古人如何沐浴?古代也是有規定的,並不是像我們今天這樣想洗就洗。《禮記·內則》曾對洗澡規定為:「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意思就是告訴晚輩,要每五天燒溫水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一次頭。這期間如果父母臉上髒了,也要用淘米水為父母洗乾淨,如果是腳髒了,則還是用溫水洗乾淨。

古人還規定,妻子和丈夫不能一同洗澡,也不能共用一個浴室。如果家裏招待客人,也要滿足客人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的需求。而人死之後,也必須剪去手腳指甲,再給其洗一次澡才能發喪。

 

沐浴就得有浴盆。商周時期的人們在洗澡的時候就已經用到浴盆了。在李商隱《韓碑》詩句「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裏,「湯盤」就是商周第一位君主成湯曾用的青銅浴盆。周朝虢國季子白的浴盆尚存至今,讓人們看到古代人對浴盆的要求是很講究的。它長137釐米,寬87釐米,高40釐米,四周鑄有精美的蟠虬紋,前後左右共有8個獸頭,每個獸頭嘴中含有一環,而盆身刻有111銘文。

 

那麼,古人又是用什麼洗頭的呢?

1.皂莢

 

植物裡最常用的應該就是它了。

 

皂莢亦稱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國植物志》裡仍記載它「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

 

2.草木灰

 

這個恐怕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稈燒成灰,即可用於洗髮。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鉀--溶于水後呈鹼性,

 

可與油脂類反應;另一方面類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汙物的功效。

 

3.土堿類

 

說穿了其實就是土法制得的純鹼(碳酸鈉),因為溶于水後呈鹼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處。

 

植物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往往都是因為土壤含鹼度過高;這樣一來反倒物盡其用,將制得的堿類用以替代動植物材料作為洗髮用品。據說如今部分北方、西部地區仍有以土堿洗頭的。不知屬實否。

4.木槿葉

作為錦葵科植物,含有豐富的粘液質和皂苷。原理上和皂莢近似。但皂莢為人不喜的一點是其氣味刺鼻,而木槿葉卻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見可愛。

5.淘米水類

這個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實在又容易獲得。包括但不僅限於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發酵、煮沸後再行使用,各自叫法也很多。

6.茶籽類

油茶、茶樹種實榨油後留下的殘渣。

7.芝麻葉

關於芝麻葉的記載並不多。所能找到的,是來自明朝郭晟的《家塾事親》:「脂麻葉,湯浸涎出,婦人用梳頭沐髮去虱。」

8.桑白皮

即桑樹的乾燥根皮。

和芝麻葉類似,多見於中醫藥記載,保養性甚于清潔性。據稱對脫髮、頭屑有一定功效。總之煎成湯水後搭配著用吧。

9.柏葉/桃枝

源自湖南地區的《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絲。」桃樹倒罷了,柏葉只知道是當時本土的柏科植物,卻並不知道具體物種。柏科植物普遍含芳香油,可作殺菌之用;作為洗髮材料,想來也多半是源自這方面的功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