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中國民間還有「盪鞦韆」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
民俗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在勞動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傳說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衝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遊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民俗專家表示,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為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藥物解郁的好方法。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裡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