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12.12 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橋--趙州橋|中國之最

12.12 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橋--趙州橋|中國之最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西元581-618年)大業年間(西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趙州橋是重點文物,通車易造成損壞,所以不允許車輛通行。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宋哲宗賜名,意為"安渡濟民"),它橫跨洨水南北兩岸,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時隔約1397年(也有些資料為大約700年),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

 

 

該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間將趙州橋與滄州鐵獅子、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菩薩像並稱為"華北四寶"。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兩端寬9.6米,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秀靈麗,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唐朝的張鷟説,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飲澗"。

 

 

傳説趙州橋上的仙跡,主要指傳説中張果老倒騎毛驢在橋上走留下的驢蹄子印;柴王爺推車過橋軋下的車道溝印和膝蓋跪下的膝蓋印;魯班為救自己用綿羊(傳説魯班會點石術)做的石橋躍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頂石橋的手掌印,但最後還是教他點石術的師傅往水裏扔了一塊玉佩救了他。相傳從前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的地方,有一條大河,名叫洨河。洨河發源於河北西部的井陘山。在古代,它的水勢很大,每逢夏秋兩季,大雨來臨,雨水和山泉一併順流而下,沿途又匯合幾條河水,形成了洶湧的洪流。因此,洨河兩岸的居民和來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趙縣人民的這個困難,被著名的工匠祖師魯班知道了。他特地遠道趕來,施展出卓越的技術,在一夜之間就造好這座趙州大石橋。趙州橋造好的消息,很快地傳遍了四方。遠近居民都懷著驚喜的心情,爭先恐後地前來參觀。這個奇跡甚至驚動了"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驢背的褡褳裏一邊裝上了"太陽",一邊又裝上了"月亮",要在橋上走過。這還不算,張果老存心要和魯班開個玩笑,他又約了柴榮,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獨輪車,一道來到橋頭,開口便問這橋能不能讓他們兩人同時行走。這時,魯班剛把大橋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為然地説:"這麼堅固的石橋,還經不起你們兩人走麼?"不料他們上橋以後,把橋壓得搖搖欲墜。魯班一看情況不妙,趕忙跳下橋去,用手使勁托住橋身東側,才使這兩位仙人帶著日月和五嶽名山順利通過。從此,橋上留下了幾處人們津津樂道的"仙跡";張果老的驢蹄印和鬥笠顛落壓成的圓坑;柴榮因推車力過猛,一膝著地壓成的膝蓋印和車道溝;還有魯班托橋的手印。後來,除了因為東側一度塌毀,手印已經不見,其餘的"仙跡"都留存下來。《小放牛》裏所歌唱的就是這一段生動的傳説。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