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魯肅的《榻上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相伯仲?

魯肅的《榻上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相伯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出現這個局面,後世人大多認為與東漢末年諸葛亮構想的戰略計策大有關連。劉備立足荊州再取益州,最後建立蜀漢政權,大抵都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當中的戰略。然而,早在劉備初次與諸葛亮會面之前,已有人提出類似的戰略,這是魯肅的《榻上策》。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早年與周瑜投靠孫策,經營江東。孫策死後,他繼續輔佐孫權,甚得孫權器重。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時,魯肅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孫權向他密議,商討治國大略。據《三國志》所載:「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勦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也就是說,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曹操也不會一下子剷除。因此建議孫權鼎足江東,先取黃祖再伐劉表,盡佔長江一帶地區。最後,就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次密議商討出來的對策,也成為了日後孫吳的對外戰略。

在孫權消滅黃祖在江夏郡的勢力後,荊州牧劉表病逝。當時曹操大軍南下,對於荊州的形勢,魯肅大膽建議與劉表兩位兒子(劉琦和劉琮)及寄身於劉表之下的劉備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後來,聯劉抗曹成為了成功阻止曹操勢力南下的關鍵,也造就了後來三分天下之局面。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12月3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