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主張文人治國,政治氛圍相對寬鬆,所以,許多文官直言不諱,敢於進諫,他們提出了許多治國良策,大多被國君採納,同樣,言多必失行多必過,做的多了難免出錯,但宋朝有不殺文官的政治制度,因此,許多官員一生被貶來貶去,離京外放任職成為常態。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皇佑三年(1051年),快要63歲的范仲淹到青州任職,他上任之初,「歲饑物貴,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須救濟」。畢竟花甲之年了,范仲淹年老體弱,但公務繁雜,他經常帶病辦公,察訪體恤民情。
當時河北鬧水災,災民湧向山東,青州一帶也滯留了很多災民,造成當地物價上漲,糧食價格也是接連升高。范仲淹一方面要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一方面還要承擔上繳皇糧的壓力。按照朝廷的規定,青州百姓繳納糧食要到聊城去。古代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從青州到聊城,主要是依靠肩挑和小推車運送糧食,路途遙遙,艱辛萬苦,百姓苦不堪言。
經過多方考察,范仲淹想到一個辦法。當時聊城的糧價比青州便宜不少,於是范仲淹讓青州百姓在當地賣糧,然後派人再去聊城統一代購糧食,就地交皇糧。這樣以來,不僅免去了百姓長途送糧之苦,而且平抑了青州糧價,最後,范仲淹還下令把差價的錢退還給老百姓,遇到這樣的好官,確實是百姓之福。
范仲淹任職期間,青州民間流行「紅眼病」,因為一直沒有良方,所以得不到治癒,人們深受病痛之苦。范仲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走訪名醫專家,傾力支持他們研究,用清澈純淨的甘泉製造出了一種白藥丸,免費發給老百姓,紅眼病得以有效治療,疫情很快控制住了。期間,范仲淹還親力親為,親自打水參與制藥,調製藥丸的清泉被范仲淹命名為「醴泉」,他還命人在醴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加以保護。後人為了紀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
在民間,關於醴泉還有個傳說,說范仲淹在青州任職,當年天氣乾旱,莊稼受災,他常常祈雨,一天在求雨的地方,他的腳下竟然湧出了泉水,噴發而出。傳說無論真假,故事傳遞的是范仲淹一顆憂民愛民的衷心足以了。
范仲淹20多歲入仕,到55歲主持新政,在漫長的官宦生涯中,他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盡職盡責,不到十年他曾三次被貶,從上書批評宰相,諫言太后還政到獻《百官圖》,被貶理由不一,每次被貶,一眾好友都會為他踐行,喝酒賦詩表示祝賀,每一次還都有個幽默歡送詞,分別是「此行極光」,「此行愈光」,「此行尤光」,因為好友懂范仲淹,他的每次被貶,也是他在基層服務百姓的最好時機,因為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氣度和「退亦憂,進亦憂」以天下為己任的初心始終不變。
途徑青州,與友人信步范公亭公園,竹林蔥郁,清幽雅靜,院內的參天古樹,傲然屹立,生機勃勃,井內甘泉,依然清明如鏡,這曾是范仲淹臣心如水的佐證。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