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小暑知多少

小暑知多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六月節》元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俗語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意在讓人們在小暑節氣前後多食用黃鱔,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黃鱔在魚類中屬於熱量較低的那種,和紅色肉類比熱量就更低了,但所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卻一點也不低,所以也較適合天氣炎熱時食用。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小暑之際,氣候炎熱,人易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所以民諺說「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保護人體陽氣,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所以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7月7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