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唐朝稱謂

唐朝稱謂

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今天是父親節,讓小編介紹一下唐朝人對父親的稱謂:一般叫耶耶、阿耶和哥哥,都很特別。

耶耶即爺爺。那麼,哥哥呢?

唐以前,中國人不叫兄長做哥哥的,一般就是叫「兄」。那麼哥哥的稱呼從何而來?為什麼在唐朝,哥哥同時又是父親的稱謂?

在唐以前的漢語中,「哥」這個字沒有兄長的意思。《說文·可部》說:「哥,聲也。從二可,古文以為謌(歌的異體字)字。」簡言之,「哥」最初的意思只是「歌」罷了。

哥哥作為兄長的稱呼,由唐朝才出現。清朝《通俗編》作者解釋哥字意思的演變:「哥本古歌字,無訓兄者。《廣韻》始云:『今呼兄為哥。』則此稱自唐始也。」

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演變?原來自魏晉以來,鮮卑人入主中原,鮮卑語稱兄長為「阿干」,諧音轉稱為「阿哥」或「哥哥」。

唐朝李氏有鮮卑血統(李世民的祖母獨孤氏和母親竇氏都有鮮卑血統;至於李氏本身有沒有鮮卑血統,仍有爭議,這裡不討論了),他們繼承了不少鮮卑習俗和語言,稱兄長為哥哥是其中一個。

但有趣的是,哥哥竟然又是父親的稱謂。李世民寫信給兒子李治,也自稱「哥哥勒」(見《淳化閣帖》卷一〈唐太宗書甘泉帖〉)。清代學者指出:「父對子自稱哥哥,蓋唐代家法如是。」(《稱謂錄》卷一)

最誇張的是,在唐、宋、元、明各朝代的記載中,發覺原來「哥哥」的意思包括:兄長、父親、弟弟、兒子。到了清朝,哥哥的意思才固定下來。

哥字的多元意義,也許在鮮卑語中已經有,它可能只是一種對男性親人的尊敬或親切稱呼。把父親稱為哥哥,的確很親切。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6月21日,現為刪節版。

圖片:Pixaba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