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中史課改 再起風雲 ── 縮減古代史 有危無機

中史課改 再起風雲 ── 縮減古代史 有危無機

自2000年教育局大力推行合併課程,中史科在校本課程的名義下被壓縮教學的課時,中史科在部份學校因而無法獨立成科。本年初,立法會教委會早前討論活化中史科,教育局隨即向全港學校發放「短期方案」問卷諮詢意見。作為前線的中國歷史科的教育工作者,對於教育局向學校發出的中史科課程修訂的「短期方案」問卷諮詢,以「中國歷史科」五字出師為名,喜見其獨立地位。然而,就課程發展而言,課程將改動(短期方案)再改動(中期方案及長期方案),難免產生不少疑慮,本文就著兩大疑慮提出一些看法。

難通古今之變 豈能成一家之言?

按照現行的中史科課程大綱,中一至中二講授周代至明代,中三則講授滿清入關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內政與外交。而「短期方案」則改動為中一及中二周代至清代,中三全年講授辛亥革命至中共建國,非早前各界所討論的「現代史與古代史比例調整至各佔一半」。若短期方案落實,一些在中國歷史洪流上的大朝代如漢唐的課程,教時或將縮減到一至兩星期,是禍或是福?

縮減古代史,同時是扼殺了學生對中史的學習趣味。教授初中中國歷史以來,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課題如秦亡漢興、三國鼎立及隋唐盛世等等風雲時代。因要應付初中及高中的考試,考核重心自然是治亂興衰,項羽、劉邦、劉備、張飛、關羽、唐太宗、唐玄宗等等風雲人物的故事,恐怕要在趕急的中史課上消失,中史科常用的故事式教學手法也似乎再不合時宜,是喜或是悲?

眾所周知,學生在充足的教時下,才可得到較為豐富的知識基礎,中史科也不例外。以改革開放的課題為例,學生讀過古代史,教師才能引領學生思考北宋王安石熙寧變法、晚清三次圖強運動,用對比法比較改革開放之異同,學生才能理解當權者的決心、改革者的手法及變革的社會氣候都是改革的成敗因素。縮減古代史,課程的完整性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學生的中國歷史觀割裂,對古代歷史知識一知半解,又如何可以輕易消化複雜的現代史?

若說短期方案顧及高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以「詳近略遠」拉近初中與高中間的課程距離,中三用一年時間講述中國近一百年歷史,但高中的中史科自周至清初(即甲部課程)卻佔課程的二分一,壓縮了古代史內容,又如何充份銜接高中課程呢?

古代史如周、秦漢、隋唐、宋元明史,每一朝代含有豐富的文明遺產,究竟能不能讓我們的學生留下多一點學習空間,找一個平衡點,從中一及中二讀古代史,中三教授滿清入關至現代中國,讓學生在充足的教時下,把中國歷史知識融會貫通,延續讀中國歷史的「明智」精神?

課程問題課程解決

「短期方案」由教育局擔任最大的課程統籌,一統所有學校課程策劃,在未安排好的課程修訂,亦未有示範教案,也未見「中期方案」與「長期方案」的內容文件,改革方案之急進,難免引起公眾懷疑課程修訂與政治考慮拉上關係。

然而,擴大現代史比重非對症(政治)良藥,按「詳近略遠」方針,硬要將中共歷史以超過三十五個課節教授,究竟每個主題教授應有多深入?「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政治敏感主題該如何處理?如是政治問題應由政治解決,歷史教育最重要是培訓出敢於面對各類大小悲樂事實,以客觀理性評論是非得失的下一代,本義是借古鑑今,汲取教訓,從歷史經驗中明辨是非,避免重複犯錯,故中國歷史科的課程問題應從課程解決,盡量避免捲入政治旋渦,香港的學術發展才得整全。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執委             李曦璇

   (本文曾於2015年6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