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追蹤喇沙創校修士的書信--以校史為香港史教學的切入點

追蹤喇沙創校修士的書信--以校史為香港史教學的切入點

政府檔案處收藏了九龍喇沙書院創校修士的書信,內容是修士與政府高官及港督對政府資助新校舍和土地的批核展開較勁。學校於1932年建成,學生對建校之後的事情可以在學校網頁內找到,然而籌劃興建學校的這段歷史所知不多,唯可以參考舊生所編的Sons of La Salle Everyone: A History of La Salle College and Primary School 1932-2007。要追溯喇沙書院的興建,則先由當時任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 校長的艾瑪修士 (Brother Aimar Sauron, 1873-1945) 說起,艾瑪修士早於1918年忙於搬遷位於羅便臣道的聖若瑟書院到德國會所 (The Club Germania),搬遷的原因是香港受到廣東南澳地震的影響,政府報告指出市民感受到強烈震動而從睡夢中驚醒,這次是香港有史以來,震動力最強及破壞力最大的一次地震,不少建築物嚴重受損,變成危樓,聖若瑟書院也不宜作教學之用。同時,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本來在香港投資甚豐的德國人突然撤出香港,德國會所便被喇沙修士會(Christian Brothers Schools )買下,並作為聖若瑟書院的新校舍。不過艾瑪修士仍覺得空間不足,有需要另覓新校。

政府當時銳意發展九龍,在九龍塘建立房屋、教堂、學校等,紓緩港島特別是維多利亞城過分擠擁的情況,艾瑪修士便與政府商討買地建校,在1923年的書信清晰顯示,新校舍需要最少十畝土地,才有充足空間建造校舍和大型運動場,不過政府認為十畝太多,然而艾瑪修士據理力爭,新校舍需容納至少八百名學生,土地難以減少,艾瑪修士以拔萃男書院(時稱The Diocesan School)作例證,拔萃當時得到二十畝土地興建新校,並於1926年遷入,相反艾瑪修士認為喇沙修士會遇到的阻力較多,力促政府讓步。這是首次把拔萃與喇沙作比較,當然背後是否牽涉教派之爭,值得仔細研究。1924年,港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稱讚建校地點優美,樂見其成。不過,艾瑪修士在1927年寫給金文泰的信件中,稱早已跟負責工務和教育的官員商討過,但政府還是批核六畝土地,於是向港督請求至少讓喇沙修士會在六畝之上自行籌款多買兩至三畝,最後艾瑪修士成功在近十畝的土地上建立校舍。

    1930年11月5日,當時上任約半年的港督貝璐 (Sir William Peel) 及主教恩理覺 (Bishop Valtorta) 主持奠基儀式,貝璐在演辭提到,政府為新校舍動用了不少公帑,加上艾瑪修士的努力,終把新校舍營造成為九龍的新氣象,校舍建立在小山上,除了設有二十個班房外,還有實驗室、禮堂、飯堂、儲物櫃室、乾洗室及修士生活所需的各項設備,是當時界限街以北最大的建築物,從學校遠望,俯瞰九龍半島,極目香港島山頂,難怪金文泰曾稱讚選址優美。

憑著艾瑪修士的幾封信,讓學生走進學校歷史的研究,然後延伸多元的發展,學生除可以鑽研校史外,可以研習九龍城和九龍塘的發展,或研究教會學校在教育史上的角色,或研究政府部門的運作,其實都離不開香港歷史,學生既享受學習歷史的自由,不只限於治亂興衰,而且更可凝聚一班有共同研究興趣的同學,研習歷史的興趣因此而生。初中中史課程即將加入「香港發展」,三年的初中課程設十五節教授「香港發展」,但如果由嶺南文化開始說起,確實令中史科的負載更重,而學校為急於完成課程及考評,唯有在一周兩堂的情況下,匆匆把「政治演變」、「文化特色」和「香港發展」草草完成,趣味便沒有了,連鎖反應會是對中史科反感,高中選修中史的人數隨之下降。

要令學生對「香港發展」一項感興趣,不如由他們身邊所熟悉的人與事作一個起點,同學們共同身處的環境是學校,學校提供了不少素材作為研習香港史的資料,創立學校的辦學團體、創辦人、所紀念的人等,都與香港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團體如東華三院、仁濟醫院、耶穌會、聖公會、圓玄學院等,又有各大商會和同鄉會,古今中外名人俯拾即是,例如著名買辦莫仕揚的後人,莫幹生和莫慶堯的名字都在本地學校可見,不勝枚舉,亦可研究創校人士所經營的行業,如林百欣經營製衣和娛樂,王華湘經營電子,這些行業已是香港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頁,就算學校沒有創辦人冠名,如官立學校,亦可以研究學校與就近區域的發展或著名舊生所從事的行業,題材廣泛。部分學校把校史融入到初中歷史科或通識科之內,亦有學校設有校史館,既然教育局把香港史定為初中中國歷史科的範圍,而在高中不會考核香港史的前提下,不如增加此項目的趣味,既可以跨科合作,也可以配合實地考察或口述歷史,更可以追蹤香港的各項史料,正如剛剛提到創校修士的書信,作為專題研習的材料,而避免繁複而刻板的考評,釋出空間,讓學生追尋歷史的趣味,不妨由校史作切入點。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祕書            麥宇翰

   (本文曾於2018年5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