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覊旅香江──王韜(1828-1897)眼中的香港文化景觀

覊旅香江──王韜(1828-1897)眼中的香港文化景觀

中港兩地,因為歷史發展軌跡的不同,長期存在文化差異。大抵在二十世紀以前,香港的文化發展遠遜於中國內地,但自從二次大戰以後,本港政治與經濟發展較內地穩定,加上學術自由等因素,香港在文化發展有長足進境。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內地的開放改革,中港兩地的文化差異逐步收窄。本文擬以晚清著名學者王韜(1828-1897)在十九世紀中葉旅居香港時期,以中原士人的心態及眼光,觀照香港開埠初期的文化景觀,從而可體會中港兩地文化在當時所存在的差異。

王韜,字紫詮,號仲弢,又號天南遁叟、弢園老民。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及報人,來港前曾於上海擔任西方出版機構「墨海書館」中文編輯之職,從事翻譯西書工作。後被懷疑上書太平天國,遭清廷緝捕,在西教士的協助下於1862年逃港避難。從此王韜變成了所謂「化外之民」。大抵從1862年到1884年,他以「聖朝之棄物,盛世之罪人」身份,在香港和歐洲度過了23年的流亡生活。作為一個過客,他把十九世紀香江風貌以中原士人的心態保存下來,值得後人賞味。

1. 居住環境

王韜對香港的居住環境絕無好感。其云:「香港一隅,僻懸海外……獸所窟,盜所藪,山赭,颶號,土惡,人迹所不樂居。」當時上環是華人主要聚居地,自1843年以後,政府把原來聚居在中環街市一帶的華人遷往太平山區,加上1850年代,華南地區爆發了連串變亂,廣州及附近城鄉不少居民舉家逃港避亂,使香港人口驟增。當地唐樓大多依山而建,為多層式建築物,王韜嘗以「小若蝸舍,密若蜂房」來形容住宅的稠密情況。而且一屋之中通常住上多戶人家,居住環境惡劣,王韜甚至以「非復人類所居」來形容。不過,王韜亦並非對這個「絕島」、「獸窟」、「盜藪」全無好感。他特別留意「博胡林」(即今之薄扶林)。「博胡林」座落在西環半山之上,為西人避暑之地,據王韜所見,當日的「博胡林」「環植樹木,雜以名花,綠蔭繽紛,綺交綉錯」,景物怡人。由於風物絕佳,竟令這位羈旅之人,暫時拋開了中原士大夫的一些習氣──「不必雪藕調冰,浮瓜沉李。」甚至認為這是「旅舍之閑情,客居之逸致也。」不過王韜對香港唯一心存好感的勝境卻是一塊「西化」之地,而非華人的住區。

2. 食物

對香港的食物,王韜可謂絕無好感。他說:「雞豚頗賤,而味遜江浙。魚產鹹水者多腥,生魚多販自廣州,閱時稍久則味變。」王韜秉持江浙地區的食材標準,似乎對香港的土產或進口食物,都沒有好感。至於經烹調的食物,更令王韜倒胃:「所供飲食,尤難下箸。飯皆成顆,堅粒哽喉;魚尚留鱗,鏡芒螫舌。肉初沸已出湯,腥聞撲鼻,蔬旋漉而入饌,生色刺眸。既臭味之差池,亦酸鹹之異嚐。」本地樸實的烹調方式,對比發展得已非常細膩、精緻的江浙菜系及淮揚菜系,當然存在著天淵之別,難怪島隅拙菜難合王韜這位中原士人的口味。

                                                                                                

  1. 民風

王韜初抵港時,香港的民風尚稱純樸,但王韜帶著中原士人心態,賤視所謂化外之民,故視香港居民為「夷獠」,所發語言亦為「侏禽」之言。不單語言粗鹵,王韜認為香港不同階層,無論文化以至道德水平均處於落後水平。據他所見,香港的富人大多「脫略儀文,迂嗤道德」,「放佚於禮法之外」。至於貧苦大眾,其中有「貧而無賴者,強則劫奪,弱則流離,卒無所歸。」故此,在王韜心目中,當時香港的住民大多沒有受過道德禮教的薰陶,是名副其實的「化外之民」。

  1867年,王韜隨倫敦會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返英,並順道歐遊。闊別三年,王韜對香港的民風竟有截然不同的觀感:「港中氣象迥殊,人士多彬郁謹願,文字之社,扶輪風雅,宣講格言。」香港文化景觀出現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據王韜的分析是由於江浙地區經歷太平天國之亂,不少有識之士避禍香江,中原文化的逐漸浸染,令香港文化得以擺脫開埠初期的落後狀況。不過,隨著香港工商業的繁盛,奢華之風亦至:「熱鬧場中,一席之費多至數十金,燈火連宵,笙歌徹夜,繁華幾過於珠江。」王韜當時的月俸大概是20元。一夕消費,是其多月薪金。

4. 風月場所

王韜自命風流,性好冶遊,常流連風月場所。他對香港的妓女也有描述。「上環高處為太平山,兩旁屋宇參差如雁翅,碧窗紅檻,畫棟珠帘,皆妓女之所居也。粉白黛綠充牣其中,惜皆六寸膚圓,雪光致致;至於弓彎纖小,百中僅一二。容色亦妍媸參半。」從上可見女子紮腳,腳彎大小成為王韜衡量妓女姿色水平的標準,而這套標準正是從中原地區套用過來的。

十九世紀中葉,王韜背負著「欽犯」之名,逃亡香港,由於歸鄉無望,被迫羈旅香江,流寓海隅,以其所挾的「中原文化」,翻譯經典,以為稻粱之謀。文化上的優越感與實際生活的反差,令王韜出現心理上的巨大張力,因此,常以「中原立場來觀照邊緣」(王宏志語),令這位羈旅異鄉的遠人仍存有一點優越感,因此也產生了一種文化使命感──在這片文化荒原上,墾植中原文化的種子,這可能便是他後來與黃勝(1825-1902)、陳言(1864年創辦《華字日報》)等友人合辦《循環日報》的原因罷。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        葉深銘

中港兩地,因為歷史發展軌跡的不同,長期存在文化差異。大抵在二十世紀以前,香港的文化發展遠遜於中國內地,但自從二次大戰以後,本港政治與經濟發展較內地穩定,加上學術自由等因素,香港在文化發展有長足進境。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內地的開放改革,中港兩地的文化差異逐步收窄。本文擬以晚清著名學者王韜(1828-1897)在十九世紀中葉旅居香港時期,以中原士人的心態及眼光,觀照香港開埠初期的文化景觀,從而可體會中港兩地文化在當時所存在的差異。

王韜,字紫詮,號仲弢,又號天南遁叟、弢園老民。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及報人,來港前曾於上海擔任西方出版機構「墨海書館」中文編輯之職,從事翻譯西書工作。後被懷疑上書太平天國,遭清廷緝捕,在西教士的協助下於1862年逃港避難。從此王韜變成了所謂「化外之民」。大抵從1862年到1884年,他以「聖朝之棄物,盛世之罪人」身份,在香港和歐洲度過了23年的流亡生活。作為一個過客,他把十九世紀香江風貌以中原士人的心態保存下來,值得後人賞味。

1. 居住環境

王韜對香港的居住環境絕無好感。其云:「香港一隅,僻懸海外……獸所窟,盜所藪,山赭,颶號,土惡,人迹所不樂居。」當時上環是華人主要聚居地,自1843年以後,政府把原來聚居在中環街市一帶的華人遷往太平山區,加上1850年代,華南地區爆發了連串變亂,廣州及附近城鄉不少居民舉家逃港避亂,使香港人口驟增。當地唐樓大多依山而建,為多層式建築物,王韜嘗以「小若蝸舍,密若蜂房」來形容住宅的稠密情況。而且一屋之中通常住上多戶人家,居住環境惡劣,王韜甚至以「非復人類所居」來形容。不過,王韜亦並非對這個「絕島」、「獸窟」、「盜藪」全無好感。他特別留意「博胡林」(即今之薄扶林)。「博胡林」座落在西環半山之上,為西人避暑之地,據王韜所見,當日的「博胡林」「環植樹木,雜以名花,綠蔭繽紛,綺交綉錯」,景物怡人。由於風物絕佳,竟令這位羈旅之人,暫時拋開了中原士大夫的一些習氣──「不必雪藕調冰,浮瓜沉李。」甚至認為這是「旅舍之閑情,客居之逸致也。」不過王韜對香港唯一心存好感的勝境卻是一塊「西化」之地,而非華人的住區。

2. 食物

對香港的食物,王韜可謂絕無好感。他說:「雞豚頗賤,而味遜江浙。魚產鹹水者多腥,生魚多販自廣州,閱時稍久則味變。」王韜秉持江浙地區的食材標準,似乎對香港的土產或進口食物,都沒有好感。至於經烹調的食物,更令王韜倒胃:「所供飲食,尤難下箸。飯皆成顆,堅粒哽喉;魚尚留鱗,鏡芒螫舌。肉初沸已出湯,腥聞撲鼻,蔬旋漉而入饌,生色刺眸。既臭味之差池,亦酸鹹之異嚐。」本地樸實的烹調方式,對比發展得已非常細膩、精緻的江浙菜系及淮揚菜系,當然存在著天淵之別,難怪島隅拙菜難合王韜這位中原士人的口味。

                                                                                                

  1. 民風

王韜初抵港時,香港的民風尚稱純樸,但王韜帶著中原士人心態,賤視所謂化外之民,故視香港居民為「夷獠」,所發語言亦為「侏禽」之言。不單語言粗鹵,王韜認為香港不同階層,無論文化以至道德水平均處於落後水平。據他所見,香港的富人大多「脫略儀文,迂嗤道德」,「放佚於禮法之外」。至於貧苦大眾,其中有「貧而無賴者,強則劫奪,弱則流離,卒無所歸。」故此,在王韜心目中,當時香港的住民大多沒有受過道德禮教的薰陶,是名副其實的「化外之民」。

  1867年,王韜隨倫敦會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返英,並順道歐遊。闊別三年,王韜對香港的民風竟有截然不同的觀感:「港中氣象迥殊,人士多彬郁謹願,文字之社,扶輪風雅,宣講格言。」香港文化景觀出現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據王韜的分析是由於江浙地區經歷太平天國之亂,不少有識之士避禍香江,中原文化的逐漸浸染,令香港文化得以擺脫開埠初期的落後狀況。不過,隨著香港工商業的繁盛,奢華之風亦至:「熱鬧場中,一席之費多至數十金,燈火連宵,笙歌徹夜,繁華幾過於珠江。」王韜當時的月俸大概是20元。一夕消費,是其多月薪金。

4. 風月場所

王韜自命風流,性好冶遊,常流連風月場所。他對香港的妓女也有描述。「上環高處為太平山,兩旁屋宇參差如雁翅,碧窗紅檻,畫棟珠帘,皆妓女之所居也。粉白黛綠充牣其中,惜皆六寸膚圓,雪光致致;至於弓彎纖小,百中僅一二。容色亦妍媸參半。」從上可見女子紮腳,腳彎大小成為王韜衡量妓女姿色水平的標準,而這套標準正是從中原地區套用過來的。

十九世紀中葉,王韜背負著「欽犯」之名,逃亡香港,由於歸鄉無望,被迫羈旅香江,流寓海隅,以其所挾的「中原文化」,翻譯經典,以為稻粱之謀。文化上的優越感與實際生活的反差,令王韜出現心理上的巨大張力,因此,常以「中原立場來觀照邊緣」(王宏志語),令這位羈旅異鄉的遠人仍存有一點優越感,因此也產生了一種文化使命感──在這片文化荒原上,墾植中原文化的種子,這可能便是他後來與黃勝(1825-1902)、陳言(1864年創辦《華字日報》)等友人合辦《循環日報》的原因罷。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        葉深銘

  (本文曾於2009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