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淺談德國的東方學——柏林洪堡論壇藏品舉隅

淺談德國的東方學——柏林洪堡論壇藏品舉隅

筆者在今年十月參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這座大型的博物館以十八至十九世紀兩位德國著名學者——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和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兄弟——命名。館內引人入勝的展品不勝枚舉,大部份均突顯德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淵源,當中最令筆者感興趣的是一套中文活字藏品以及眾多吐魯番出土的壁畫和文書。

這套由3,287 件手工雕刻的木制方塊組成的中文活字,齊整地排列在一個小櫃子裡的十個抽屜中,其製作和收藏與17 世紀著名的東方學家安德莉亞斯·米勒(Andreas Müller, 1630–1694)和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王子有密切關係。威廉對東方文化有濃厚的興趣,故他除了組建船隊在印度和中國進行貿易外,還委託米勒為其宮庭的圖書館收購中文書籍。在威廉的贊助下,米勒計畫出版一套漢字字典以促進時人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瞭解,而這套在柏林製作的中文活字很可能和米勒的出版計劃有關。威廉於1685年購入這套中文活字,並置於其宮殿內的「選帝侯圖書館」中。這套活字後來輾轉成為了普魯士國家圖書館和柏林國家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zu Berlin)的藏品,見證著17世紀歐亞兩洲的知識交流以及柏林宮廷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瞭解。

至於吐魯番壁畫和文書,則是德國的吐魯番探險隊在二十世紀初所蒐集的成果。1902至 1914 年間,共有四支探險隊從柏林出發,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尋找古時佛教僧侶留下的足跡。他們在吐魯番地區記錄了那些已荒廢的寺廟遺址,並從那裡將壁畫、手稿和雕塑帶回柏林。這些今天在洪堡論壇展出的珍貴文物,有助我們了解古代絲綢之路的民族、歷史、宗教和文化。公元8世紀中葉,回紇助唐室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和洛陽兩京。據〈九姓回鶻可汗碑〉記載,回紇的牟羽可汗在唐東都洛陽時接觸到摩尼教,繼而把四位摩尼教僧侶帶回國,讓他們「闡揚二祀,洞徹三際」,宣揚摩尼教二宗(光明和黑暗)和三際(初際、中際和後際,代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教義,自此以後回紇人開始摒棄此前信奉的薩滿教而改信摩尼教。在吐魯番地區出土的摩尼教文書儘管是殘片,卻是公元9世紀在當地定居的回紇人信奉摩尼教的證據。這些支離破碎的紙質文書能夠倖存,全賴吐魯番地區異常乾燥的氣候,極低的濕度不單令紙張沒有那麼容易分解,更能較好地保存藏經洞內的壁畫和雕刻等藝術品。

探險隊從吐魯番地區藏經洞帶回柏林的壁畫,絕大部分均與佛教有關。其中一塊有「毒蛇所中不死」六個漢字,畫中描繪一人因被毒蛇所傷,幸得觀音菩薩營救而得以大難不死。另一塊壁畫殘片描繪佛家六道輪迴中的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這些壁畫是公元12世紀左右的作品,反映當時在吐魯番地區生活的部份回紇人已改信佛教。另一塊壁畫上所繪的回紇供養人色彩鮮豔、刻畫入微,是研究中古時期回紇人的容貌、體態和服飾的上佳材料。

吐魯番探險隊從廢棄已久的遺址中發掘出來並帶回柏林展出的文物,讓我們窺見中古時期在絲綢之路生活的回紇人,如何因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在這一中西交通和貿易路線上穿梭往來而得以受摩尼教和佛教的薰陶,揭示古代吐魯番地區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交匯點。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副會長朱銘堅博士

  (本文曾於2023年12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