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造福社會

日行一善 造福社會

做善事是美德,樂善好施更符合中國文化仁愛的精神。儒家強調仁愛之心是人的根本,除了愛自己外,還要愛親人和一切人,可見自古以來已經推崇大愛的價值觀。香港的慈善機構,例如東華三院和保良局,都能體現這種傳統美德。今日就教大家認識香港的慈善歷史。

香港最早華人慈善組織 — 香港東華醫院

據現存相關資料記載,世界第一個慈善組織可能是位於英國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此組織成立於1869年,名字雖有「慈善」,但與現在的慈善組織觀念上有所不同。「慈善組織會社」早期活動是組織志願者,向貧困者進行調查,再通過聯繫其他慈善組織進行間接救助或提供建議。而現在的慈善組織是會向受助者提供物資或金錢上的直接援助。如按此解釋,香港的東華醫院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慈善組織之一。

東華三院 — 救病拯危助社群

東華醫院創建於1872年,成立初期與貧苦華人沒能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有關。按英國殖民地政府在香港的第一次人口調查,1841年,香港島人口只有7,450人;但隨着英國政府佔據香港島,內地移民不斷擁入,至1871年,香港的總人口已接近12萬5,000人。人口急升,而華人聚居的地方,如位於港島上環區的太平山,居住環境擠逼、排污設備欠缺,成為疫症的溫床。1869年香港英文報章對太平山區惡劣的衞生情況作出嚴厲批評,逼使殖民地政府開始正視華人的醫療問題,也促成了東華醫院的誕生。

東華醫院與後來相繼落成的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合稱「東華三院」。東華三院的使命是「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其核心工作包括醫療衞生服務、教育服務、社會服務等。

保良局 — 保赤安良助婦孺

19世紀,香港還有另一個著名慈善組織成立——保良局。當時香港人口,主要以單身男子為主,如從1872年人口普查可知,當時華人成年男子人口為73,971人、成年女子人口為22,076人,男女比例極不平衡!於是拐匪集團為迎合單身漢社會需求,以當傭工為由,將廣東良家婦女誘騙至香港,然後將其賣入妓院,逼良為娼。

這種惡行引起了香港社會的關注。當時東華三院一些總理建議,並於1878年以「保赤安良」為宗旨成立保良公局,暫時收容剛剛獲救的被拐婦孺。1893年,保良局從東華三院的一個附屬團體,變成一個獨立的慈善機構。除了救助婦孺之外,保良局還從事其他的慈善工作,如醫療及綜合健康服務、教育服務、社會服務等。

國際慈善日與德蘭修女

從2012年開始,每年的9月5日,是聯合國國際慈善日。按照聯合國的說法,「設立國際慈善日,目的在於使全球民眾、非政府組織、利益攸關者有所認識並採取行動通過志願者和慈善活動幫助他人」,而選擇9月5日,是為了紀念在這天逝世的德蘭修女。

德蘭修女1910年出生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斯科普里(今北馬其頓共和國首都),12歲當修女。1929年,德蘭修女前往印度加爾各答出任聖瑪利中學校長,從此開展了一生的慈善事業。1950年,德蘭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了仁愛傳教修會,專為貧苦大眾服務,至2020年,修會在139國家或地區設立了超過750所救濟院。

獲世人認同 冊封聖人

德蘭修女的慈善工作獲得世人認同,1960年獲印度政府頒發「蓮花主」勳章;197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頒發名譽神學博士學位;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香港大學也在1993年,第146屆學位頒授典禮中,頒與德蘭修女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呢!德蘭修女於1997年9月5日逝世,享年87歲。在逝世19周年的前夕,德蘭修女於9月4日由天主教羅馬教廷正式冊封為聖人。

賣旗 — 勿以善小而不為

「先生/小姐,幫我買枝旗呀⋯⋯」每逢大部分周六上午(及部分周三),不管是晴天雨天;朝陽暑天或是嚴寒冬季,都可見一群群大小義工,拿着錢袋和大量小貼紙,在繁華街頭、商場門外、港鐵站出口,向市民募捐。

賣旗在香港已有超過60年歷史。據保良局記載,早在1957年,該局已在香港街頭進行賣旗籌款。當時所賣的真的是一枝「小旗」。時移勢易,以前的「旗」已為現在的貼紙所代替了。而早期的「鋅鐵錢箱」也變成現在的塑料錢袋了。買旗豐儉由人,善長可投硬幣、亦可投紙幣。莫小看區區幾元,集腋成裘,也可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呢!香港公益金在2022-2023公益金賣旗日,籌得逾410萬元的善款呢!「勿以善小而不為」,期望同學們積極參與公益事務,積德行善,傳揚我國優秀文化。

「保安赤良145年——以善心建善業」展覽

香港文化博物館將於本月18日起舉辨「保安赤良145年——以善心建善業」展覽,以歷史最悠久的住宿服務為切入點,展示由兒童入局、留局至出局的歷程,體現同舟共濟與努力不懈的精神。

展覽詳情:

展期:10月18日至明年2月19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免費入場

文:邱國光博士

圖:星島圖片庫、香港文化博物館

(本文曾於2023年10月5日在《星島日報》《陽光校園》「中外歷史」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