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細節看中越文化的矛盾

從歷史細節看中越文化的矛盾

在這趟五日四夜的旅程中,我們到過廣西的南寧、崇左和越南的河內,參觀不同的展覽館,包括廣西規劃館、廣西民族博物館、越南國家博物館等,亦有歷史建築如友誼關和昇龍皇城世界遺產。在實地考察後,我們可以在歷史文化中體現出中越文化的關係,在歷史建築中了解到中越文化的差別,更能延伸出兩地的矛盾,以及文化差異的衝突。

首先,民族性方面,我們從廣西規劃館得知廣西包含了十二個民族,包括佔大多的漢族、壯族,少數民族的毛南族、水族、瑤族、仡佬族、回族、仫佬族、彝族、苗族、桐族和京族。起初只是從圖片中看到京族服飾跟越南傳統服飾有點相似,因而猜測兩者關係,後來到了廣西民族博物館,從展館資料中得到多些關於此民族捕魚以至貿易的資料。京族在沿海地區生活,因而有機會與同樣沿海生活的越南有關係。於是我們便訪問了民族博物館的導賞員,她正在修讀有關少數民族的碩士課程,她清晰地告知,原來京族就是越南民族。後來在越南導遊的口述資料中得知,越南有五十五個民族,主要民族是京族,佔了國內人口89%,而作為廣西主要民族的漢族和壯族,在越南卻成為少數民族。京族原居於越南地區,但是因戰爭、貿易活動等因素,導致部份京族移居到廣西地區。由此我們可以猜測到,兩個地區之間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來往,通過漁業貿易或遷居,增加了文化交流和互動,藉著導遊的口述資料和展覽館的展品,我們可以逐步印證出廣西和越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貿易上,關係亦是相當密切。

再者,在建築方面,友誼關歷史悠久,看似普通的拱形門,卻暗藏玄機,在面對著中國的方向,拱形門的開口較面對越南方向的大,而地面磚頭的大小亦有所分別,磚頭和開口的大,象徵著中國是大國,以這細小的差別,無形地擠壓著他們眼中的小國。而友誼關石牆中的一個個凹陷和彈孔,揭示出一場場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役。關口名字雖從「鎮南」、「睦南」改至現今的「友誼」,似乎進一步顯示二者並非從屬關係,而是互為貿易、生活的國家,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兩國內部仍蘊含不少矛盾。

跟著我們來到越南河內的文廟,通過充滿歲月痕跡的正門時,能看見正門的兩旁有左、右門,但左右卻是對調了,當我們進入文廟後,再回望,又發現有兩道小門隱藏在正門背後。如此做法令人不解,後來詢問導遊才了解到這五道門是為了讓皇帝進出,亦能代表皇帝身份的尊貴。由於小國不能有五道門,於是從外看,只有三道門,但此兩門的左右方向轉換了,所以在越南而言,真正的角度是從內望向外,如此一來本來的左門從內望出去便是右門,相反亦然,由此五道門才是此建築的真正規劃。正門外的三道門,正門內的五道門,恰恰反映出身份階級的差別,也流露出當代皇朝器量的狹小,眼界的狹窄。

然而,倘若整體地觀察文廟,則可理解到、體諒到越南的度量小,文廟的高度相當矮小,作為當時藩屬國的越南,建築的高度不能超於中原,否則會惹來戰爭,因此也只好在建築的細節中動手腳。友誼關的「友誼」、文廟源於中國的儒家文化,兩國本來看似遂步建立穩定關係,但這次實地考察,卻發現原來由古至今仍然在細節中顯示兩者的不和諧,以及各自突出民族優越感。在細微的地方顯示著自己的強勢,似乎都顯得心胸狹窄。

最後一項是文化上的矛盾,兩地關係牽絲掛藤,在古代時,有民族之間的互動;朝代的更迭時,有國家之間的戰爭;到現在,兩地導遊講解不同,亦揭露出兩地雖有互動,同時也存有矛盾和衝突。從越南國家博物館中恰恰反映出這個觀點,早在1000多年前,無數的戰爭迭起,包括白藤江之戰、宋越熙寧戰爭和蒙越戰爭,戰爭的成敗得失本應是國家或朝代改善不足之處的踏腳石,但是現在卻成為國與國間的敏感之處,例如宋越熙寧戰爭,對於戰役的輸贏,當天兩地導遊仍各執一詞。

除了戰亂的矛盾,對文明起源先後的爭執,亦能在廣西和越南本土導遊的對話中,慢慢地滲透出來,就如銅鼓。銅鼓從煮食用具發展到祭祀樂器的時間悠長,國家博物館上展出的銅鼓也有時代的不同,在兩地導遊面對各種不同時期的銅鼓時,從他們的學術交流中,不時流露出爭論造鼓技術的先進次序,從以一個細小的釘緊連著鼓面和鼓身,到鼓面上的立體裝飾,再到銅鼓的大細,他們的討論也表露出兩地看法的不同和矛盾。

在這趟的旅途中,我們從一知半解,猜測兩地的關係,到在參觀各種的展覽館和聆聽導遊的講解後,逐步了解兩地的關聯,小至民族上京族的關聯,大至國家層面,兩地之間的矛盾,印證出中越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而矛盾也仍在層疊中。然而如途中邱博士一直所言「文化無分高低」,誠然如此。難道中國唐詩的典雅就比元曲的通俗好?非也。歷朝文學難以定高低,民族文化亦然,因此,願兩國保留各自文化優越之餘,又能改善自身不足,此為今後大眾之福矣。

張艾雯同學&袁慧琴老師 王肇枝中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