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老百姓的信是怎麼寄的?

古代老百姓的信是怎麼寄的?

信件是古今中外信息傳遞的重要手段,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信件人們溝通情感、互訴衷腸,還可以瞭解家國近況,及時掌握周圍發生的事情。古代信息傳遞方式與現代科技手段不可同日而語,但古人還是通過各種手段試圖完善郵寄環節。  

中國古代把郵政叫做郵驛,蘊含著用車馬傳遞文書的意思。古代的書信傳遞主要借助馬匹,為了便於消息及時傳遞,歷代朝廷很注重「馬道」的修建。早從商代開始,都城四周已經是道路縱橫,四通八達。每隔一段路程還修有驛站,並設置專門人員確保驛路暢通。傳遞書信的方式有步遞、馬遞等。步遞是步行接力傳遞,速度較慢;馬遞則借助馬匹,速度較為迅捷。除了這些方式,在傳信過程中人們還利用了一些新奇的方式。有時人們把書信放在竹筒之中,順江飄下,藉以傳信。隋煬帝被匈奴兵圍困在雁門時,就用這種方式把求救信傳遞給了救援部隊,這才解圍了。還有人借助風箏傳信,利用風力傳送消息。唐代張九齡則率先用鴿子傳遞書信,可算是中國豢養信鴿的鼻祖。  

早期郵驛主要是皇家貴族的專用品,並不給私人傳遞信件。平常百姓想要傳遞書信,只能靠商旅捎帶,或同鄉熟人轉遞。民間通訊方式的困難,使得人們渴盼迅速收寄書信的心情更加強烈。如古代魚雁傳書的傳說、驛使梅花的典故都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明代興起的「民信局」,是由民間發起的通信組織,這才給尋常百姓傳遞書信開了一條通道。清代有「驛政局」,就是專門傳遞文報函件,辦理郵務的機構。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