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庵、廟是一回事嗎?

庵、廟是一回事嗎?

中國的寺廟建築,是從印度傳入的。印度的寺院是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寺院有很多別稱,比如精舍、道場、佛刹、梵刹、淨刹、伽藍、蘭若、叢林、植林、金剛淨刹、寂滅道場、清淨無極園等。  

寺院建築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具有中國特色。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寺院,幾乎都是中國建築的模型。殿宇房舍、結構安排、建築材料、色彩設置都有明顯的中國特色。至於把寺稱作廟,也是中國文化對佛教寺院的改革。佛典中的「廟」與中國的「廟」是不同的。廟在中國原來是指祭祀祖先的地方,即宗廟。中國人尊祖敬神,修建廟來供奉祖先神靈牌位,虔誠祭祀膜拜。比如皇家敬奉祖先靈位的地方稱為太廟,豪門大戶奉祀祖先的地方叫做家廟。還有奉祀聖賢者的廟,像祭祀孔子的文廟等。後來還興起供奉神靈的廟宇,比如土地廟、城隍廟、山神廟等等。佛教經典中的廟相當於梵語「窣堵波」,唐代僧人道世《法苑珠林》云:「西梵正音名為窣堵波,此土雲廟。廟者貌也,即是靈廟也。」意思就是說,佛教中的僧塔「窣堵波」和中國「廟」比較接近,也需要禮拜供養。大概是基於寺、廟都是供奉神像、祈求崇奉的地方,所以民間常把寺、廟混為一談。現在,人們已經把寺、廟視為一體了。  

至於「庵」規模較小,無法和寺院建築相提並論,後來成了女尼居住地方專稱。從佛教寺院的演變歷程來看,無論是名稱的變化,還是寺院規模風格,都體現了中國人對佛教文化的積極改造,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