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日誌

【1839年8月6日】鴉片戰爭日誌

【1839年8月6日】鴉片戰爭日誌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 日期:1839年8月6日 

#知史討論

「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七年的查禁大黃,對大黃制夷觀念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強化了大黃對於俄羅斯的意義。這是乾隆朝大黃制夷最直接、最長久的影響。此後,乾隆、嘉慶、道光各朝統治者都非常認可大黃制俄。防範大黃走私的措施,主要就是針對俄羅斯。大黃制夷(俄)的觀念一直影響到咸豐七年,大黃制陸路之夷觀念存在的時間比大黃制海路之夷觀念更為持久。

大黃制俄的成功,堅定了乾隆所認為俄羅斯必需大黃的觀念,以及對必需品進行查禁的威力。乾隆五十七年十月,為制裁侵入後藏的廓爾喀,乾隆就說:『今聞廓爾喀地方,需用食鹽、酥油等項,斷不可缺,與俄羅斯之需用大黃相同。』提出:『一切事宜,應比恰克圖之辦理俄羅斯交易,更為嚴密。或於一歲之中酌定兩次准其通市,於撫緝之中予以限制』。

嘉慶十年(1805年)十月,俄羅斯第一次環球航行的船隻載毛皮等貨抵達廣州貿易,得到在廣州的清朝大吏的允准,但這一做法觸怒了嘉慶皇帝。因為沒有阻止其在華貿易,特別是沒有阻止俄船運出清廷所認為的俄羅斯必需的藥餌——大黃,這些大吏受到了朝廷的嚴厲懲處:最先允准俄船貿易之粵海關監督延豐被免職;新任兩廣總督吳熊光、廣東巡撫孫玉庭及新任粵海關監督阿克當阿交部議處。只有俄船在廣州貿易期間剛卸任的兩廣總督那彥成因處置有方而未加議處。

在這次事件中,新舊兩任兩廣總督對大黃的認識耐人尋味。吳熊光認為俄羅斯急需大黃,就是從乾隆五十一年——乾隆五十七年查禁大黃的實踐得出的。『伏查從前恰克圖閉關之時雖嚴禁大黃出口,俄羅斯未即悔罪投誠。嗣奉諭旨粵東洋舡回國攜帶大黃過五百斤,俄羅斯旋即叩關請命。』從上述材料來看,吳熊光的大黃制俄觀念,是從清朝海路查禁大黃後俄羅斯很快妥協而得出的。他認為,中俄恰克圖貿易重開後,俄船來粵應該是為了獲利,而不是為了大黃。所以,對來粵貿易的俄船未加阻止。

那彥成的大黃制俄觀念也是從乾隆五十一年——乾隆五十七年的查禁大黃實踐中得出的。嘉慶十年,『嘗能記憶……乾隆五十三年間松筠專辦恰克圖通市』之事,即乾隆五十三年松筠奉命在陸路查禁大黃,以防偷漏到俄羅斯。由此可見,那彥成的大黃制俄觀念,來自于陸路大黃制夷的實踐。因此,他對俄羅斯來粵大黃貿易非常敏感。他認為:俄羅斯『國雖強大,實因此(大黃)制其生命。』

嘉慶的態度在這次事件中,也鮮明地表現了出來。吳熊光沒有阻止俄羅斯採購大黃,他的解釋是在恰克圖開市後,應僅是為了獲利。嘉慶朱批:『必應嚴禁。延豐錯,汝亦不能無咎。』而那彥成,認為俄船來粵,大黃不難多得。在這次事件,他給吳熊光的飛諮中,僅要求其阻止俄船進行大黃貿易。他給嘉慶的理由也是,俄船來粵,大黃不難多得。嘉慶朱批:『甚是』。

嘉慶十年俄船入粵事件後,清朝前期兩廣官員再也不願明白接受來華貿易的俄船。俄船不僅來華置買大黃不可能,連正常的貿易也全行禁止。嘉慶十九年(1814年)九月,俄羅斯商船再來廣州,兩廣總督蔣攸銛等查照嘉慶十年成例,不許其貿易,令該船迅速揚帆駛回。道光四年,兩廣總督阮元等奏小西洋啞啉國夷船來粵應否准具貿易折認為:各國大班僉稱該中國西南方,與港腳及咪地方相近,距廣東洋程計四十餘裡,實非以前俄羅斯改名。但清廷怕是俄羅斯重來廣州貿易,上諭暫准小西洋啞啉國貿易嗣後不准再來。

其次,英美等國必需大黃的觀念開始傳給兩廣當局及乾隆皇帝。事隔二三十年以後,對大黃制夷觀念的演進與大黃制夷實踐產生了影響。然而對其影響,亦不可估計過高。從道光朝兩廣當局的奏摺看,其在尋找茶黃制夷的依據時,並沒有提及乾隆五十七年英美商人籲請開放大黃貿易之事。

查禁大黃時,為防止大黃流入俄羅斯,對海路大黃貿易亦給予了限制。1789年,兩廣總督福康安遵旨查禁大黃出洋,奏稱:『查大黃出產川陝兩省,商人運販到粵于省城、佛山兩處售賣,每年約二十余萬斤,其賣於洋行各國夷人約十萬餘斤』,並規定『其西洋各國應照琉球之例,每年每國販買亦不得過五百斤』。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中俄恢復恰克圖貿易,允准大黃從陸路輸往俄國。英、美等國商人即向清朝地方當局提出要求:『恭聞天朝現准俄羅斯開關通市,貨物內大黃一項實系各國治病要藥,懇請照從前,仍准各夷商買運,免其限以五百斤定數。』署兩廣總督郭世勳馬上轉奏,請乾隆開放海路大黃貿易,『俾邊遠夷民得除疵癘之侵,共增壽域。』這樣,對清朝也是有利的:『該夷等感沐高厚生成自必倍昭恭順矣』。乾隆朱批:『從之。』事隔近40年後,約在1830年蕭令裕亦持有與郭世勳相似的觀點:『紅毛花旗諸酋,合詞籲請,毋限定數,是知疵癘之侵,非藥罔濟,旗槍之用,在彼同需』。『旗槍』,是清代對大黃的另一種稱呼。

雖然英美等國以大黃為治病要藥的觀念,傳達給了兩廣當局及乾隆。但長期以來並沒有導致最高統治者及兩廣當局產生大黃制海路諸夷的觀念。這可以在乾隆五十八年接見馬嘎爾尼使團後給英國女王的信中體現出來。乾隆認為天朝無所不有,而英國所需者,僅為茶葉、瓷器、絲,並不包括大黃。嘉慶二十一年阿美士德使團來華。為瞭解英國富強的原因,嘉慶向來京陛見的湖廣總督、原廣東巡撫孫玉庭詢問英國富強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西洋諸國之需茶葉,亦猶北邊外之需大黃。』孫玉庭在廣東巡撫任上經歷了嘉慶十年的俄船入粵事件、嘉慶十三年的英船入澳事件。在俄船入粵事件中,因他與兩廣總督吳熊光因沒有制止俄船在廣州採購大黃而交部議處;嘉慶十三年的英船入澳事件中,嘉慶認為他與兩廣總督吳熊光因過於軟弱。嘉慶十四年四月,吳熊光充軍伊犁;孫玉庭革職回籍。同月,曾于嘉慶九年——嘉慶十年間做過數月廣東巡撫的百齡接任兩廣總督。百齡對來粵貿易的英船進行偵察。通過『訪聞』,得知茶葉大黃可制英夷死命,並將其上奏給嘉慶。可見,嘉慶十四年前,兩廣當局並沒有想到將大黃制夷由陸路擴展至海路。

其實,即便在嘉慶十四年茶黃制夷用於海路後,其後的兩廣總督也不是一致認可大黃制夷(英)。如在嘉慶十六年百齡調任兩江總督數月後任兩廣總督的蔣攸銛。嘉慶二十一年,因英國兵船闖入內洋,兩廣總督蔣攸銛實行封關。他在該年八月示諭各國貿易夷商文稿稱:『照得各國夷商來粵貿易,其由各國帶來羽呢、鐘錶等物皆中國可不用,其由中國帶回絲斤、茶葉等物,皆各國所必需。』這裡只明確提及各國必需『絲斤、茶葉』,並沒有大黃的位置。在同年十二月的奏摺中,蔣攸銛肯定的是茶葉的制夷作用,並以此作為反對茶葉從海路運送廣州的理由。

乾隆五十七年外商的籲請使得時任署兩廣總督郭世勳向乾隆上奏說英美商人需要大黃療疾,道光三十年左右蕭令裕認為大黃可以制海路諸夷,但道光朝大黃制夷的決策者與執行者的大黃制夷觀念,並不是由此推論出來的。清朝明確將大黃制夷針對海路之夷,並產生持續的影響,應是在嘉慶十四年之後。道光朝各任總督在尋找茶黃制夷的依據時,最早只追溯至嘉慶十三年的封關。因此,儘管乾隆五十七年英美等國商人籲請開放大黃貿易,可能使道光朝兩廣總督加強了英夷需要大黃的認識,但其追溯大黃制夷的依據時,並不提乾隆五十七年英美商人的籲請,其最早的依據卻是嘉慶十三年的封關。而兩廣總督百齡正是在次年處理這一事件的餘波時提出了茶葉大黃對付英國,從而將茶葉、大黃制夷由針對陸路擴展及海上來華貿易的國家。

第三,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對大黃的查禁,推動了大黃制夷觀念的發展與普及。乾隆朝對大黃的查禁,不僅使大黃制夷觀念從原來的西北地方全面傳佈到中國沿海各省,而且使大黃制夷觀念發展為『茶黃制夷』觀念。茶黃成為天生的『我朝控馭外夷之具』。此後,茶黃制夷觀念不斷發展強化,在鴉片戰爭時期盛極一時。然而,乾隆朝查禁大黃影響下所形成的茶黃制夷觀念,與嘉慶朝,特別是道光朝的茶黃制夷觀念是有顯著差別的。」

 

(《鴉片戰爭日誌》取材自林則徐親撰的銷煙日記,每天帶你瞭解當年今日的歷史事件。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知史討論中的資料來源:鴉片戰爭博物館官網學術欄目:《試述清代大黃制夷觀念的發展演變》,作者:林日杖,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香港 #澳門 #大黃 #乾隆 #嘉慶 #道光 #林則徐 #虎門銷煙 #禁煙 #日誌 #知史討論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