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的本義是兵器上沒有沾血,即未經激烈的戰鬥就取得了勝利。多指善於用兵者,出自《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最能體會到這個成語的就是陶侃的故事。陶侃是東晉的一位著名將領。他通曉兵法,治軍有道 。   一天,陶侃了解到這樣一件事,讓他非常憤慨。屯騎校尉郭默是位勇將,曾大敗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從此以後,石勒每每提起他來仍是膽戰心驚。因此,郭默自恃有功,飛揚跋扈,不把任何人故在眼裡。因為一點私事,郭默與平南將軍劉胤發生了口角。事後,郭默記恨在心,念念不忘報仇,後來找機會殺了劉胤。   事情發生以後,他怕東窗事發,竟然偽造詔書,誣陷劉胤謀反,稱自己殺劉胤是為國除奸。郭默顛倒黑白,將自已粉飾一番,弁向各州通報了這一消息。但紙總是包不住火的,宰相王導知道了這件事的真相。但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反而得罪了他,對自己不利,所以,非但沒向郭默問罪,反而為他加官進職。  


  陶侃越想心裡越不平靜,便提筆給朝廷寫了一份奏章,請求朝廷派人討伐郭默。並表示,如果朝廷找不到更好的人選,他願意親自披掛上陣,對郭默嚴懲不貸。   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宰相王導,陳明利害,並請求宰相立即採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了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了宰相,也要讓他當宰相不成?此奸不除,國家將貽害無窮。」   王導看到這封信,不禁正氣勃發。他馬上任命陶侃作為主將,率兵去江州討伐郭默。不等郭默準備南下,陶侃的大軍就已將郭默的部隊團團包圍在江州。郭默也深知陶侃的厲害,如一隻喪家之犬,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他的屬下一看大勢已去,立刻把郭默捆綁起來,押著他打開城門,宣佈投降。   陶侃不戰而勝,平定了這次叛亂。

Image